各省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城市差距最大的是谁??
![]()
作者:于飞 本文涉及一个有趣的话题:27个省区中,哪个省的发展差距最大? 01 广东是西藏的51.22倍。中国地大物博,地形条件、资源禀赋、运输成本、政策导向决定了各省市的发展水平注定是巨大的。平原地区(如东部沿海地区、华北平原)交通建设成本低,更容易形成产业集群和物流网络,更容易建设制造业和服务业。山区、高原地区(如西南、西北部分省份)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建设较差,工业发展有限。沿海省份依托港口优势,率先参与国际贸易,发展出口贸易。定向经济。内陆省份需要通过“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逐步弥补区域差距。自然因素和后天政策导向的结合,形成了目前东南强西北弱的格局。著名地理学家胡焕亚斯提出了“胡焕庸线”。此线北起黑龙江瑷珲(今黑河市),南至云南腾冲。它几乎是一条倾斜45度的直线,将中国的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一分为二。这条线路于1935年提出。根据胡焕庸当时的计算,该线以东的中国东半部面积约占全国的36%,但其人口却占全国的96%;该线以西的中国西半部面积占全国的64%,但人口仅占全国的4%。九十年后,这个比例是非常不同的。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东部地区人口占我国总人口的93.68%,西部地区人口占6.32%。 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胡焕庸线”西侧人口占6.5%,东侧人口占93.5%。经济差距同样巨大。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巨头位于东南沿海。经济排名垫底的五个省份中,除海南外,均位于胡焕庸线西部。图:城市金融;数据来源: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经济最省份广东省的GDP是排名最后的西藏的51.22倍。从各省最大经济城市之间的差距,我们也可以看到地区间经济严重失衡。昂斯。广东第一经济城市深圳,2024年GDP将达3.68万亿元。江苏第一经济城市苏州、四川第一经济城市成都、浙江第一经济城市杭州、湖北第一经济城市武汉等也都在2万亿元以上。西藏最大的经济城市拉萨GDP不足1000亿元,2024年GDP将达到990.04亿元。广东第一经济城市深圳的GDP是西藏第一经济城市拉萨的37.17倍。图:城市金融;数据:各市统计局 02 转移支付弥补差距 由于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中央财政采取了调整的方式来弥补超额损失和赤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是指全国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将财政上缴中央。中央财政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向地方分配。建立中央财政拨款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不同领域公共服务均等化。简单的理论 解决办法是富裕省份支持贫困省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贫困省份在剥削。事实上,贫困省份也为富裕省份做出了巨大贡献。有资源的地区贡献资源,比如西电东送、西气东输,都是从西向东输送资源。此外,人口普遍从中西部地区向东南部流动,也是一大贡献者。图:城市金融;数据:财政部从接收转移支付总规模来看,四川全年位居第一,河南、湖南、河北、湖北也位列前茅。头。图:城市金融;数据:财政部从人均转移支付来看,西藏人均转移支付最高。人均转移支付首次突破7万元。可以说是最好的,比第二名还高。图:城市金融;数据:根据财政部和地方统计局公布的数据,青海排名第二,高达28800元。新疆、宁夏、黑龙江、内蒙古、甘肃、吉林、海南、贵州人均收入在1万元/人以上。转移支付总额排名第一的四川,人均转移支付8029元,位居全国第16位。因此,四川的转移支付数量始终位居第一。一方面,四川还有很多贫困地区,另一方面,人口又非常多。这种转移支付制度保证了公众的相对平等。c 全国不同地区的服务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是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有效措施。 03 哪个省发展最不平衡?社会学中有一个术语叫“马太效应”,它描述了一种常见的社会心理现象,即优势往往会产生更多优势。放眼世界,各国的发展都没有逃脱马太效应。无论是地区之间、省内各区之间,甚至城市内部,都围绕着“强者恒强”的法则运作。我们来看看各省内部的不平衡情况。考核标准只有一个:省内第一个城市与省内最后一个城市的距离。制图:城市金融;数据:各市统计局。其中海南省的最后一个城市选择了三亚,其实就是三沙。然而,焦点如果说三沙城的设立是讲政治和军事的,不宜进行经济比较。以第一城市与最后城市的差距作为考核标准:第一,全省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无疑是四川。四川最大的经济城市成都,2024年GDP将达到23511.34亿元,而同期排名最后的阿坝州只有570.11亿元,而成都是阿坝州的41.2倍。四川的严重失衡是省会强省战略决定的。省会强省战略是由地理格局决定的。四川地处我国大陆三大陆地级别中的第一、第二级别,即处于青藏高原第一级别与长江中下游第二级别的过渡地带。艾弗平原。西部为高原、山脉,海拔3000米以上。能为四川的发展提供的是四川盆地,也就是成都平原。叠加的地理形势抵抗了沿海虹吸,将四川推向省会。也让成都成为四川省的实力支柱。制图:城市金融;资料:各城市统计 9月24日,四川省政府印发《支持成都市完善强化极端核心功能加快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市继续拓展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特大城市管理新标杆。 “十五”期末,成都经济总量突破3.2万亿元。这意味着从2025年到2030年的六年时间里,成都GDP平均要增长140多万每年100万元。来源:四川省官方官方网站 次日,四川日报发表文章《四川需要做大做强成都》,无意中表达了四川当前对省会强省战略的态度,并被中央广播电视网转发。这篇文章的大意是,虽然成都的GDP非常强劲,位居全国第七,但考虑到其人口基数,成都的“大”已经被稀释。目前,成都常住人口超过2100万,在全国城市中排名第四。杭州GDP紧随成都,但常住人口只有1262.4万,比成都少900万左右。成都在人均指标上没有优势。去年,成都人均GDP突破10.96万元,超过重庆,在全国十大GDP城市中名列前茅。因此,只有继续努力那么扩大成都的经济一体化,就能提高人均GDP。成都之所以要不断做强做大,是因为成都是我国特大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成渝双城经济圈的重点城市。它肩负着驱动全省、反映西部、传递全国的重要责任。这意味着未来四川省内部严重失衡、强者恒强的格局将更加突出。二是黑龙江、云南、广东、青海、陕西、湖南等地不平衡状况较为突出。黑龙江、云南、青海、陕西、湖南的不平衡是很容易理解的。和四川一样,都是一城为主。很多广东人很难理解,因为广东不是一个城市。广东有两个一线城市深圳、广州3万亿元级城市,以及佛山、东莞两个万亿元级城市。内部失衡为何严重?原因是,如果把珠三角看成一个整体的话,广东实际上是一个单一的地区。广东看似有两个中心(深圳、广州)、两个助手(佛山、东莞),但从上帝视角和极不平衡的发展现状来看,实际上是一个中心的发展,而珠三角算一个城市。制图:城市金融;数据:各市统计局。这也是由地形结构决定的。广东省面积21.2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海拔500米以上)6.97万平方公里,占32.9%;丘陵(海拔100-500米以下)5.29万平方米,占总面积的32.9%。 25%;平台(100米以下)(海拔)3.98万平方公里,占18.8%;平原4.82万平方公里,占22.7%;河流面积1230平方,占河流面积的0.6%。平原仅占面积的22.7%。最大的平原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因此广东的工业最适合集中在这里。最大平原地区发展形成了珠三角最强、粤东、粤西、粤北较弱的格局。这是广东难以实现均衡发展,而江苏却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三是海南、贵州、河北、江苏发展最为均衡。海南和贵州的平衡就是贫困的平衡。海南作为经济特区,目前尚未发展起来。海南省全省生产总值7935.69亿元。贵州地形限制其发展ment。贵州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全省山地、丘陵面积占92.5%。高峻的山峰深深地切割了河谷,形成了强烈的喀斯特地貌,严重制约了贵州的发展。正因为如此,近二十年来,贵州在悬崖峭壁之间修建桥梁形成,彻底改变了贵州交通的面貌。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贵州省在建或已建桥梁超过3万座。其中,世界桥面距水面最长的100座桥梁中有42座在贵州。不久前开通的、“天下第一”的花江峡大桥就在贵州。河北的平衡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一是平原地区占比较高。河北平原是华北大平原的一部分。从它的起源来看,它可以分为山前冲积平原、中部湖相平原和海岸三种地貌类型。全区面积81459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43.4%。平原地区比例居全国第四位。广阔的平原让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足够的空间来部署产业,这是平衡的要求。另一个因素是强制平衡。河北省的版图很特殊,被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一分为二。北方的唐山、张家口、承德都被北京、天津吸纳,石家庄的话语权微弱。中部地区的保定、廊坊、沧州,真是向北京、天津看齐。石家庄的话语权在冀南地区的邯郸、衡水、邢台。因此,石家庄很难做大,河北始终处于尴尬的境地。 J江苏的平衡还有两个因素。一方面,省会南京的话语权较弱。另一方面,江苏是全国平原面积比例最大的省份。由于多种原因,南京市的业务薄弱。如历史因素、文化因素、经济因素等。江苏作为省级行政区,设立较晚(康熙六年1667年)。历史上长期存在“省份频繁迁移”的现象。下辖13个城市中有8个担任省分会(如扬州、南京、苏州等)。频繁的变动导致不同地区的省分会归属感较弱。长江、淮河自然地将江苏划分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从历史上看,他们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吴文化、嘉内文化、中原文化)文化)。地理上的孤立加剧了地区的独立。最重要的是经济差距小。经济差距较小的主要原因是江苏平原面积大、比例大。这也是江苏省城市间相对均衡的最重要原因。江苏省土地面积10.72万平方米,其中平原面积占86.9%,居全国第一。据说这是一条平坦的河流。江苏平原包括苏北平原、黄淮平原、建淮平原、沿海平原和长三角平原。广阔的平原均匀分布在苏南北,为各城市工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形成了十三太保的格局。图:城市金融;数据:连云港在城市统计中排名垫底,在广辖城市中排名第6侗省.苏州、南京、无锡、南通、常州GDP均突破万亿元,徐州今年年底也有望突破万亿元。之后将有6万亿个城市。返回搜狐查看更多